空間環境審美類型在現代宏觀醫學模式中,口腔診所空間環境審美分為生理性空間環境、心理性空間環境和社會性空間環境三個基本類型。它們分別滿足著人的“五官感覺”、“感覺的人性”和“自我實現”這三種基本的審美需要,從而達到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。
1.生理性空間環境
它著重滿足人的“五官感覺”方面的審美需要。要求口腔診所周圍環境具有適合治病和療養需要的秀麗的景色、悅耳的音響、適度的光照、清新的空氣等客觀條件。這些條件,一方面通過感知去改善人的生理功能;另一方面通過物質供應渠道來充實軀體的基質,從而有利于生命活力的發揮。
2.心理性空間環境
它著重滿足“感覺的人性”方面的審美需要,即情感和倫理方面的審美需。它主要應表現為醫務人員對工作的熱忱和細致,儀容整潔,表情親切,態度和藹,語言溫和,舉止高雅,技術精湛;也表現為口腔診所的工作秩序良好,人際關系融洽,各方面配合默契。這些條件給人以美的體驗,促進心境的安寧,從而客觀上起到益于治病和療養的目的。


3.社會性空間環境
它著重滿足人的高層次的審美需要—-自我實現的需要。求醫者都懂得自身的社會價值,但傷病使他們不能像健康人那樣參加社會活動和從事創造活動,他們到診所求治是為了擺脫傷病,恢復正常的活動能力,以便更好地扮演自己所認定的社會角色。因此,這種空間環境主要要求口腔診所職工禮貌待人,尊重病人人格,虛心接受病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,對求治者一視同仁,不厚此薄彼等,使求治者感到自身價值與診所環境和諧一致,從而提高治療信心。